2013年12月26日,任重书院首次“经典研读师生沙龙”在我校南区大家沙龙举行。沙龙以“韦伯、尼采和鲁迅”为主题,邀请任重书院院长王德峰教授、力学系谢锡林教授、中文系张业松教授、哲学学院郁喆隽老师等10位老师,与30多位来自任重书院的学生,一同分享研读经典的感悟和收获。
任重书院创办的“经典研读师生沙龙”,是书院学生“经典研读小组”的交流平台,意在展示小组的活动经验和为同学创造正式学术报告会的氛围。本次沙龙首先由评出的优秀研读小组《学术与政治》小组、《鲁迅全集》小组、《查拉图斯特拉如是说》小组进行风采展示。通过各小组各具特色的展示,我们发现目前研读小组的活动形式以“经典精读、思辨交流、导师点评”为主,已突破了传统课堂的讲授模式。
随后,本次沙龙进行了优秀读书报告分享,先后由《学术与政治》小组冯允鹏同学和《鲁迅全集》小组叶新分享了自己的读书报告。
在导师点评读书报告的环节中,郁喆隽老师谈道:“当下,我们在读书中要做到‘三个契合’,即,与大师的思想相契合、与时代相契合、与个人成长相契合”。张业松教授在点评中认为:“老师并非只能指导本专业的经典研读,跨专业的指导也能为经典研读带来新的视野和角度”。
活动中,各位老师和学生针对在经典研读中共同感兴趣的问题和遇到的困难进行了充分的讨论。王德峰教授在总结致辞中指出:“希望通过这样的活动,导师的示范能够成为学生开展学术争鸣的榜样,而师生之间的学术交流和讨论,能够引导本科学生尽快进入大学的学术共同体,激发老师和学生形成共同的学术关注点,进而影响整个大学的学风。”
任重书院于本学期初启动“经典研读计划”,意在继承中国古代书院问学求真的学术传统,为师生搭建课余交流的平台,进而使经典真正进入校园文化。经典研读小组采用小组研究性学习的模式,每个小组由约15名学生组成,在一名导师的指导下,围绕一本经典著作进行精读研究。同时,部分小组向全校学生开放申请,共录取了9位本书院外的同学参与。
本学期,任重书院共邀请了近30位我校中青年学者开办了研读小组,涵盖《论语》、《红楼梦》、《三国志》、《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扎拉图斯特拉如是说》等22部经典著作。研读班的导师不仅来自属任重书院范围内的中文、历史、哲学、文博等院系,还特别邀请了物理系、国务学院、文史研究院、社科部的老师为同学指导《时间简史》、《政治学》、《爱弥儿》等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的经典著作研读。
院长王德峰教授在2013级书院新生大会中曾讲到:“任重书院希望每位进入书院的同学在四年本科生学习阶段,都能参加至少一本经典著作的研读班。”为了践行这一理念,进一步深化书院育人工作,任重书院在下学期的工作中,将继续推进“经典研读计划”,邀请更多学者在书院开展经典指导活动和举办“师生沙龙”,进一步丰富各项活动的形式与内涵,让更多的学生从经典研读活动中,提高学术修养,养成问学求真的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