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命科学学院举办主题讲座

作者:李一苇摄影: 视频: 来源:生命科学学院发布时间:2014-04-28

2014年4月22日晚6:30,随着同学们的掌声,生命科学学院团学联本学期举办的最后一场讲座正式拉开了序幕。本次讲座主题为“生命科学所改变的世界——从生物技术的历史看生命科学的巨大潜力”。

讲座开始前30分钟,便有同学早早地在教室中等待。本次讲座嘉宾为生命科学学院余垚老师,余老师2000年获复旦大学微生物学学士学位,2006-2010年间在美国纽约州立大学石溪分校从事博士后研究,回国后任复旦大学生命科学学院副研究员。余老师主要研究方向是以酵母为模式生物,利用表观遗传,分子遗传和生物化学等手段,研究表观遗传调控在维持基因组稳定性中的作用,在国内外知名期刊上发表了多篇文章。

讲座开始,余老师从简单的衣、食、行、病几方面,介绍了生物技术在我们生活中扮演的重要角色。之后,余老师又详细介绍了生物技术在医学上的几次重大突破,从青霉素的发现,到通过细胞工厂对其进行大规模的制备;从偶然发现的牛痘病毒,到将天花从世界上彻底根除;从胰岛素简要合成方法,到中国科学家与诺贝尔奖的失之交臂。由于参加讲座的多为大一学生,余老师通过生动的语言和形象的例子,带领同学们领略了生命科学史上的一次次精彩,展示了生命科学对疾病研制的巨大贡献。

讲座过程中,余老师还介绍了单克隆抗体的制备,常见基因技术手段等知识,令在场的同学受益匪浅。而在讲座的最后,余老师向同学们提出了期望:生命科学目前虽然不算热门领域,但其发展方兴未艾,许多东西还刚刚起步;而目前,不论是企业还是国家,都在把越来越多的注意力投在生命科学领域,生命科学在多方面的大力支持下,很可能在近几年里出现较大的突破。希望青年学子,能更多地投入生命科学的领域,通过我们的努力,创造生命科学的下一个辉煌。

随后,同学们以掌声向老师表示了感谢,并就讲座内容向老师提出了自己的疑问。

制图:实习编辑:责任编辑:

相关文章

文化校历

新闻分类

推荐视频

图说复旦

新闻排行

周排行 月排行

  • 联系我们
    fudan_news@163.com
    021-656422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