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4月21日晚六点半,随着参赛选手的陆续入场,光华自立奖的复审答辩在3205教室准时开始。经历了初审的筛选,进入复审的选手中精英云集,到场围观的同学也对这一场优中选优的角逐充满期待。本次复审答辩包括三类内容,分别是实践公益类、校园风尚类和非常达人类。
首先进行复审答辩的是实践公益类的选手,分别为:江玲、张炜华、何代东、复旦兴家志愿者团队、吴晓晓、邰桂龙、恰曲社、王琛莹。实践公益类奖项旨在表彰热心公益事业并取得一定社会效益、在社会实践方面能力突出的复旦学子,每一位参加复审答辩的选手都为我们树立了一个积极投身公益事业的优质榜样。
第一位选手江玲,从最初懵懂小学妹,变成了如今的“江姐”,她始终活跃在各种公益活动之中。二号选手张炜华,曾带领来自不同专业队员们完成了多个实践项目,并在对雅安地区的重建中付出了自己的心血。三号选手何代东,曾陆续在银行、法院等多个地方实习,来自法学的他希望运用专业知识更好的完善实践项目。第四个出场的是复旦兴家志愿者团队。团队的工作内容包括上门家教和参与社会公益,并且尤其关注绿色环保的理念。五号选手吴晓晓进行的关于节约水资源的研究项目曾获得“挑战杯”多项殊荣。六号邰桂龙热心支教项目,完成在了宁夏甘宁为期一年的支教活动,第七号选手是本次复审答辩中另一个团队恰曲社,其工作重心是帮助政府孵化更多社会公益组织。第八号选手王琛莹主要从事支教活动,在工作过程中,她开展了艺术课堂活动,并且还使原本不正规的校园广播站专业化。
在短暂的休息后,校园风尚类选手的复审答辩开始了。作为在校园文艺创作、自主创业、学生活动等等领域崭露头角的同学,参加校园风尚的选手每个人都在自己的领域光彩照人。
来自中文系的高安琪,最初的她选择在复旦校园的爱心公益站义工队发光发热,彰显的是一种全面发展,关爱女性的校园风尚。来自新闻学院章漱凡,从童年开始对电影就充满了热情,创作出许多优秀作品的他已经以第一名的成绩被北京电影学院导演系录取。三号选手江磊对学术充满热情,进行多次学期交流,引领了一种包容、多元的校园风尚。四号选手张小雨参与了许多重要的学生工作和校园活动,荣获多项荣誉,希望能够给繁忙的课业包裹上一层靓丽的糖衣与色彩。五号选手郑昊虽然身为理科男,却憧憬着诗意的生活,他创办了复旦亲老社关爱老人,希望能引起更多人对来人的关注。
随着校园风尚类的答辩结束,非常达人类的选手们依次闪亮登场。他们在极富个性的领域拥有者非凡才能和辉煌的梦想,用行动证明自己是不折不扣的校园大人。
一号选手王侃瑜是一个热爱科幻的中文系女生,用扎实的文字功底发表了多篇儿童科幻作品。二号选手顾智恺来自数理经济专业,他在数学和象棋方面倾注大量心血,是全国大学生数学竞赛一等奖获者中唯一一个非数学系的学生。三号选手袁姝怡不但有着排名专业第一的好成绩,还热爱舞蹈,是新生之星中唯一一个非复旦舞团的四强选手。四号选手季怡雯来自哲学学院,她将自己的“达人”位置定位于实践活动。并在活动中成功拍摄了多次纪录片。最后一位上场的选手许多,在四年内任百场主持;热爱话剧的她,还参演四场大戏,自己导演了两部。凭着原唱歌曲“角落”荣获校园十大歌手的季军,还参与录制电视节目。
随着4月29日学术类复审答辩的顺利进行,本届自立奖入围终审的十名选手已经全部产生,他们是:张炜华、复旦兴家志愿者团队、章漱凡、江磊、顾智恺、许多、仰志斌、赵地、彭一杰、陈玮。
终审答辩将于5月中旬进行,希望同学们继续关注光华自立将的后续发展,也预祝每一位参评的同学收获属于自己的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