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学家们从未停止寻找新元素的脚步,2014年5月2日,德国亥姆霍兹重离子研究中心多国研究人员在粒子加速器中,用钙离子轰击放射性元素锫,成功生成117号新元素,这一成果使得该超重元素向正式加入元素周期表更近了一步。
新元素节是化学系的品牌活动,自活动伊始就秉承严谨求新的化学精神,坚持融贯踏实的科研作风与灵动的创新精神于一体。2014年4月28日,在飞扬的校歌歌声中,“青春化学梦——第十一届新元素节闭幕晚会”的闭幕也意味着本次持续近一个月的新元素节就此画上了一个完满的句号。历时十载,新元素节凭借着化学人的沉稳与灵动,把握时代脉搏,传继化学精神。在精彩纷呈的活动中,我们回顾化学的历史,展望化学的未来,把握当下,体现着一代又一代化学人的风采。我们用化学的眼光关注周围,用化学的方式改变生活。
一、结合化学特色,网络宣传提升关注
本届新元素节还没开幕就已受到各方的广泛关注,这得益于开幕活动的化学方程式配平大赛的独特魅力。前期宣传中,人人主页“普鲁士蓝”海报浏览量一周内超13万,获得近1000次的“赞”;江苏、北京、广东等地的大学生及高中生也纷纷致信组委会询问参赛事宜;更有新闻晨报媒体希望能对比赛进行报导。比赛共有15支队伍参加,参赛人员不仅来自化学、数学、经管、法学等院系,还有上海市南汇中学、复旦附中、复兴高级中学等学校的近20名高中生;比赛全程通过人人主页“普鲁士蓝”和新浪微博“复旦大学化学系团委学生会”进行实时题目直播和赛况报道;比赛形式新颖,融合了现下流行的flappy bird游戏、铁人三项赛等,活动现场一片欢声笑语。配平比赛的成功给了我们很多如何举办学生活动的启发,活动的创意需要采百家之长,活动的策划需要倾听学生内心的需求,而活动的宣传更要结合时代的潮流。
二、多角度开展活动,全方位提升学生素养
本次新元素节活动包括体育、学术、文艺等等,为化学系的全体同学带来了一场多领域的饕餮盛宴。
响应教育部、共青团中央、全国学联“走下网络,走出寝室,走向操场”积极开展群众性课外体育锻炼的号召,本次新元素节中举办了“朗格缪尔杯”师生乒乓球大赛和“道尔顿杯”羽毛球赛。两项比赛都得到了化学系师生的踊跃报名,化学系副系主任高翔教授,张晋芬老师,张立新副教授、韩英锋副教授等都热情地投入到了此次体育比赛中。师生乒乓球和羽毛球大赛的举办激发了化学系师生参加体育活动的兴趣和热情,也为化学系师生的交流提供平台。
学术方面,此次新元素节中,化学系和陶氏化学联合举办了 “实验室安全的最佳实践”讲座,并和埃克森美孚公司合作,组织学生前往上海新国际博览中心参加了国际橡胶塑料展。化学是一门实验学科,实验与其的紧密联系可想而知。所以借这次新元素节中的实验室安全讲座,希望可以给学生一个平台,让他们了解到更多关于安全实验的防护知识,在科学探索、拓展知识的同时全力保障自己的安全。而国际橡胶塑料展作为新元素节的一个重要内容,旨在让学生把课堂中学到的知识联系实际,看到其实化学就在我们身边。两个活动都得到了学生的广泛报名和参与,国际橡胶塑料展的报名人数更是一度突破上限。这一现象让我们意识到,学生需要这样一个理论联系实际,拓宽自身视野的平台。今后的学生活动也应该多创造这样交流和见识的机会。
文艺方面,本次新元素节开展了别开生面的Chem Rush活动并举办了“青春化学梦”——第十一届新元素节闭幕晚会。Chem Rush活动全程充满着欢声笑语,紧张激烈又带有戏剧性。这样一个定向活动带来的不仅是一时的欢乐,更是加深了学生对化学系深刻的了解与熟悉,是对化学系文化的传播。特别是对于大一,大二的学生,他们可能对化学系还不是那么熟悉,所以对这样的活动充满热情。在本届新元素节闭幕晚会中,丰富多彩的节目以展示化学人的能歌善舞;回顾总结了新元素节中举办的各种活动,为优胜选手进行了颁奖;更展望了未来的生活,给即将毕业的大四学生们提供了一个舞台,让他们在新元素节中留下属于自己的印记。
新元素节中多姿多彩,种类各异的活动极大地丰富了化学人的课余生活,更为学生提高自身素养提供了一个很好的平台。
三、继承传统,寻求创新
如何在以往拥有成熟经验的活动形式上,不断开创或完善以适应学生愈趋多元的价值需求,本次新元素节在这方面做出了尝试和努力。
首先,将新元素节作为化学系师生共同的节日,邀请化学系老师参与到新元素节的体育活动中,从原来单纯的学生比赛变成了现在的师生对抗赛。这样的改变,不仅让老师们也能享受到体育运动的乐趣,更给师生之间提供了一个很温馨的交流平台。而我们也很欣喜地看到比赛过程中老师们都特别投入,学生更是在比赛过程中认识了不少老师,搭建师生沟通的桥梁,也营造全民运动的氛围。
而广受欢迎的方程式配平大赛的灵感也来自于新元素节传统项目:化学系趣味知识竞赛。趣味知识竞赛的举办已有近十年的历史了,可以说是化学系新元素节的必备活动。而这次我们之所以对这个比赛进行改进,一方面是因为趣味知识竞赛的受众大都集中在化学系内部,难以面对全校;另一方面也是想有一个新的尝试,为以后新元素节的举办提供更多范例。而方程式配平大赛的成功举办也增强了我们创新的信心。
同时,我们也清楚地意识到,好的项目需要被保留和传承。化学系作为一个偏重科研的理科院系,学生对于科研方面的活动需求和热情是很大的。所以本次新元素节我们继承了这一传统,开展了陶氏讲座和国际塑料橡胶展参观活动,邀请专家走进来,带领学生走出去,拓展学生的化学素养。
以上是第十一届化学系新元素节的顺利闭幕带给我们做学生活动的一点启发,在活动的开展过程中我们也遇到了不少问题,获得了很多经验教训。这仍是一条探索之路,期待我们能做得更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