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人民日报》专版刊登2024年研究生国家奖学金获奖学生代表名录,复旦大学2021级博士研究生张子煜名列其中。
4篇第一作者(含共同第一作者)SCI期刊论文、1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学生基础研究项目、1项国家发明专利授权、入选中国科协青年人才托举工程博士生专项计划……是张子煜在纳米薄膜多功能光电探测器研究领域取得的瞩目成绩。
大一伊始,张子煜便确立投身科研事业的学术志向,真正的科研启蒙始于大三。在一次讲座中,梅永丰教授对纳米薄膜的生动讲解,深深吸引了他。他加入梅永丰教授的实验室,将基于纳米薄膜微结构的多维光电探测器作为研究方向。然而,当真正参与科研时,神奇的纳米薄膜让张子煜吃到了科研苦头,这让张子煜充满挫败感,一度陷入自我怀疑。梅永丰教授察觉到了,安慰他说:“科研工作是持久战,失败和挫折都正常。关键是要保持耐心,将研究细分,逐步攻克每一个小难题。”
选择直博后,梅永丰教授的这句话鞭策张子煜逐渐成长为能独立提出科学问题的研究者,成果以《神经网络算法辅助的三维角度光探测技术》为题,于2024年4月发表于《自然—通讯》(Nature Communications),入选期刊器件领域最佳的50篇研究内容。
学习科研之外,张子煜还活跃在学生工作一线。在他看来,学生工作与科研相辅相成:“在服务中培养的社会责任感,反而让我更坚定自己的科研追求——作为新时代的研究生,努力为我国微纳制造与器件设计发展作出更大贡献。”
本报记者 章佩林
实习记者 曾译萱